純水又稱純凈水、去離子水,是指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原水,通過電滲析器法、離子交換器法、反滲透法、蒸餾法及其他適當的加工方法,制得的密封于容器內,且不含任何添加物,無色透明,可直接飲用的水,也可以稱為純凈物(在化學上),在試驗中使用較多,又因是以蒸餾等方法制作,故又稱蒸餾水。市場上出售的太空水,蒸餾水均屬純凈水;但純水還是少喝為好,因為里面并沒有太多人體需要的礦物質。純水不易導電,是絕緣體。鉛酸蓄電池補水時要使用純水。
基本介紹 純水指的是不含雜質的H2O。從學術角度講,純水又名高純水,是指化學純度極高的水,其主要應用在生物、 化學化工、冶金、宇航、電力等領域,但其對水質純度要求相當高,所以一般應用最普遍的還是電子工業。例如電力系統所用的純水,要求各雜質含量低達到“微克/升”級。在純水的制作中,水質標準所規定的各項指標應該根據電子(微電子)元器件(或材料)的生產工藝而定(如普遍認為造成電路性能破壞的顆粒物質的尺寸為其線寬的1/5-1/10),但由于微電子技術的復雜性和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繁多,至今尚無一份由工藝試驗得到的適用于某種電路生產的完整的水質標準。不過近年來電子級水標準也在不斷地修訂,而且高純水分析領域的許多突破和發展,新的儀器和新分析方法的不斷應用都為制水工藝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相關指標
目前,在我國桶裝飲用水市場上,主要有純凈水、礦泉水、泉水和天然水、礦物質水等,由于礦泉水、泉水等受資源限制,而純凈水是利用自來水經過一定的生產流程進行生產,因此市場上老百姓飲用最多的還是純凈水,純凈水的質量和老百姓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為此,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于1998年4月發布了GB173233-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和GB17324-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準》。在這兩個標準中,共設有感觀指標4項、理化指標4項、衛生指標11項。
感觀指標
感觀指標包括色度、濁度、臭味、肉眼可見物。這幾個指標是純凈水質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標,其制定的標準值參照了飲用水(即自來水)的標準,而目前大多廠家生產純凈水的水源是自來水,又經過粗濾、精濾和去離子凈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純凈水都能達到國家標準所要求的數值。
理化指標
理化指標中較重要的是電導率和高錳酸鉀消耗量。電導率是純凈水的特征性指標,反映的是純凈水的純凈程度以及生產工藝的控制好壞。由于生活飲用水不經過去離子純化的過程,因此是不考察此項指標的。而對于純凈水來說“純凈”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金屬元素和微生物過高,都會導致電導率偏高。所以,電導率越小的水越純凈。
高錳酸鉀消耗量是指1L水中還原性物質在一定條件下被高錳酸鉀氧化時所消耗的氧毫克數,它考察的主要是水中有機物尤其是氯化物的含量。GB17323-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中規定,飲用純凈水中高錳酸鉀消耗量(以O2計)不得超過1.0mg/L。如果高錳酸鉀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標,也可能是一些廠家為防止微生物超標而增加消毒劑ClO2的量,從而產生一些新的有機鹵代物,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游離氯也會超標。
衛生指標
衛生指標包括金屬元素、有機物和微生物等幾類。
金屬指標
金屬元素指標在標準中規定了鉛、砷、銅的含量,鉛、砷要求不得超過0.1mg/L,其主要來源于受人類活動所影響的環境,包括土壤、河流的污染等等。鉛、砷為有毒有害元素,鉛可由呼吸道或消化道進入人體并蓄積在人體內,當血液中含鉛量為0.6~0.8mg/L時就會損害內臟,而砷的化合物會引起中毒,因此,它們的含量應該越小越好,而銅在標準中規定不得超過1.0mg/L,雖然銅不是有害元素,但也不是多多益善的物質,對于純凈水來說,更是衡量其純凈程度的標志之一。
有機物指標
有機物指標在國標中主要體現為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含量的規定。由于桶裝純凈水的質量問題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檢測超標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不少廠家不是從生產工藝、質量管理入手,而是僅僅通過加大消毒劑的量來試圖解決純凈水的微生物污染問題,常用的消毒劑多為含氯消毒劑如二氧化氯等。桶裝純凈水由于加氯消毒可產生一些新的有機鹵代物,主要成分是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及少量的一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以及溴仿等,統稱為鹵代烷。經檢測,經過加氯消毒的飲用水、自來水中鹵代烷含量一般高于水源水。其中以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較高,對人體存在一定危害,如果長期飲用氯仿和四氯化碳超標的純凈水,嚴重時會導致肝中毒甚至癌變。為了保護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在國標GB17324-1998中明確規定:飲用純凈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分別不得超過0.02mg/L、0.001mg/L。
微生物指標
微生物指標在國標中規定了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和霉菌、酵母菌4項。從近幾年對純凈水檢測的情況看,微生物指標是比較容易超標的指標之一。這是由于微生物污染體現在純凈水在生產加工、運輸和銷售過程等各個環節上。在生產加工中,工人不注意個人衛生,回收瓶的清洗、消毒不嚴格,甚至一些廠家為降低成本,回收瓶蓋再次使用,由于回收瓶蓋的變形,造成瓶口不密封都有可能引起微生物污染。微生物的超標反映出水的污染程度。其中大腸桿菌達到一定指標,會引起人體腹瀉。致病菌包括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乙型鏈球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污染的水會引起急性腸道傳染病,出現腹瀉發熱等癥狀;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的腸毒素會引起人體中毒,出現急性胃腸道癥狀,甚至危及生命;乙型鏈球菌則是造成人體化膿性炎癥的主要病原菌;霉菌和酵母菌普遍分布于自然界,在食物中生長的霉菌在繁殖過程中吸取了食品的營養成分使食品的營養價值降低,并且散發異味,影響食品的感官,尤其是霉菌生長的過程中產生的毒素會引起人體慢性中毒,嚴重者會導致癌癥。
國標衛生指標中還有一項重要指標為亞硝酸鹽含量。亞硝酸鹽主要來源于水源附近土壤中的硝酸鹽,鹽堿地、大量施用硝酸鹽肥料以及缺鉬的土壤中硝酸鹽含量更高。在國標中規定亞硝酸鹽不得超過0.002mg/L。
基本標準
高純水的國家標準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國高純水的標準將電子級水分為五個級別: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和Ⅴ級,該標準是參照ASTM電子級標準而制定的。
高純水的水質標準中所規定的各項指標的主要依據有:1.微電子工藝對水質的要求;2.制水工藝的水平;3.檢測技術的現狀。
生產過程
在高純水的生產過程中,水中的陰、陽離子可用電滲析法、反滲透法及離子交換樹脂技術等去除;水中的顆粒一般可用超過濾、膜過濾等技術去除;水中的細菌,目前國內多采用加藥或紫外燈照射或臭氧殺菌的方法去除;水中的TOC則一般用活性炭、反滲透處理。在高純水應用的領域中,水的純度直接關系到器件的性能、可靠性、閾值電壓,導致低擊穿,產生缺陷,還影響材料的少子壽命,因此高純水要求具有相當高的純度和精度。
天然水中溶解的氣體主要有O2、CO2、SO2和少量的CH4、氡氣、氯氣等,在高純水的生產過程中,還必需去除這類的氣體。為了有效的去除雜質,在生產高純水的過程中,加入了一些化學殺菌劑,如甲醛、雙氧水、次氯酸鈉等。這些都是為什么高純水不能作為飲用水的原因之一。
那么什么為純凈水呢?所謂純凈水是指其水質清純,不含任何有害物質和細菌,如有機污染物、無機鹽、任何添加劑和各類雜質,有效的避免了各類病菌入侵人體,其優點是能有效安全地給人體補充水份,具有很強的溶解度,因此與人體細胞親合力很強,有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
它是采用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精微過濾及其他適當的物理加工方法進行深度處理后產生的水。一般情況下純凈水在生產過程中,源水只有50%-75%被利用,也就是說,1公斤自來水或地下水大約只能生產出0.4公斤左右的純凈水,而剩下的0.6公斤左右的水不能當作飲用水,只能另作它用。
反滲透機理
反滲透機理模型
1.優先吸附細孔模型:弱點干態電鏡下,沒發現孔。濕態膜標本不是電鏡的樣品。
2.溶解擴散模型:不認為有孔。
3.干閉濕開模型,上個世紀,1993年,鄧宇等提出了“干閉濕開”反滲透模型,統一了兩個最經典的反滲透機制模型,細孔模型,溶解擴散模型。干閉濕開模型簡述:膜干時收縮,孔閉合,電鏡下膜“致密無孔”,稱“干閉”;濕態時,膜溶脹,孔被溶劑撐開,生成動態活膜孔,叫“濕開”。合起來稱“干閉濕開反滲透模型”。
影響意義
在我國,相關機構專門為此制定了一系列規定條文,并于1998年分別發布了GB17323-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標準和GB17324-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準》,充分體現了國家對人民身體健康的重視和關心。
我國的純凈水標準是參考了美國、加拿大、日本等有關國家的標準而制訂的,如果喝純凈水真的不好的話,那為什么美國連續30年一直飲用純凈水呢?為什么美國的FDA1994年制訂的瓶裝水標準把純凈水加進去呢?
通常來講,內含有過多礦物質的水會給人體造成不必要的負擔,而且有的礦物質人體不一定能吸收,如果長期積聚體內,會直接影響人體健康。嚴格來講的話,礦泉水作為一種飲料,每人每天只能攝入500毫升。如果過量,其內含的氟化物對人體相當不利,甚而會產生嚴重的后果。所以說,礦泉水再好,也只能作為飲料,而純凈水則不然,它不會對人體產生負面影響,反而能夠幫助排泄人體內的毒素。
從科學角度講,任何事物都具有雙重性。因此,同礦泉水比較而言,雖然純凈水在去除有害物質的同時也去除了水中的營養物質,但終其而言,它對人體健康無害。目前有部分人認為純凈水太純了,沒有營養可言,殊不知人體所需營養95%都是從食物攝入的。如果它不純凈,那還叫什么純凈水呢?一般說來,水中雜質的主要形態是氣體、液體霧滴、水中懸浮物、固體顆粒及微生物等,其濃度隨排放量、人員流動及氣候等條件的變化而改變。這么多的污染物,豈是只經過淺層處理就能飲用的?而礦泉水只進行了淺層過濾,所以它在保留礦物質和營養物質的同時也保留了有害物質。而有害物質中通常含有致癌物質,該物質的作用是無閥值的,即使是最小量,也會產生一定的反應。因此從長遠來看,純凈水不失為一種安全的日常飲用水。
還記得前幾年的礦泉壺熱嗎?如果喝礦泉水真的如某些人所描述的那么神奇的話,那么為什么在一陣熱浪過后,礦泉壺又無人問津了呢?
其實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很難從水中得到,不排除水中的礦物質是有好的, 但非常地少, 若要從水中攝取礦物質, 每天都要一大缸的水才能足夠攝取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的分量, 人體的礦物質是由食物中的有機態的物質得來的,相反地水中有很多有害物質是對人體有害的。
終其而言,有部分人稱國外不喝“純水”,并且根本不制定“純凈水”標準的言論,是誤導消費者,故意混淆視聽。需要糾正的是,“純水”不等于“純凈水”。“純水”能喝,但更多的是用在特殊行業的,用作為飲用水是不太過于浪費了?
純凈水指無任何實質內容的灌水,也說水蒸氣。
純凈水從凈化的角度來說它比自來水,礦泉水都干凈,但如果把他作為一種長期飲用水的話,對人體是沒有好處的.過濾純凈水的逆滲透膜雖然去除了水中的細菌雜質,但也把水中的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過濾掉了,.長期飲用會導人體的微量元素缺乏,引起少年兒童發育不良,引起老年人的各種微量元素缺乏癥.
在屋里養花,花草蒸發的水汽就是純凈水,可以凈化室內空氣。
污染因素
1 純凈水受微生物污染的因素 純凈水受微生物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三種因素。
1.1 企業不重視食品衛生工作,盡管制訂了有關的操作規程和制度,但監督的力度不夠,在生產過程中,各項規程和制度沒有得到落實和實施,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有的廠具有現代化的廠房、先進的國外生產機器和完善的空氣凈化以及消毒設備,但生產的純凈水有時檢驗結果菌落總數每毫升為零,有時檢出幾個甚至幾十個,通過深入調查發現檢出細菌的批號是停產兩天后又開始生產時不按規定嚴格消毒造成的。存在這樣的現象經常造成產品的質量不穩定。李紅等〔1〕報道,水處理終端過濾器和灌裝工人手是瓶裝礦泉水生產過程中微生物的關鍵污染環節。在純凈水生產的流程中,各個環節都有可能污染微生物,關鍵取決于生產人員的衛生意識和各種操作規程的嚴格執行程度。
1.2 生產工藝不合理、設施不完善,也是造成微生物超標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水源不同,生產不同類型的純凈水的工藝流程不同,一般原則是在達到純化的前提下,流程越簡單越好,流程越短越容易控制產品的衛生質量。目前純凈水的工藝流程基本為水源→過濾→純化處理→臭氧混合消毒→灌裝→檢驗→入庫。這種工藝的優點是灌裝純凈水中仍余留臭氧,如果從瓶或蓋和灌裝間的空氣中帶入少量的微生物也可達到殺滅的目的,保持產品無菌。我們曾了解到有些廠家設備不完善或在純凈水經過臭氧混合消毒后不直接灌裝,而是通過貯水罐停留一定時間后再灌裝,結果通過檢驗發現細菌的存在。許榮年等〔2〕報道,水灌裝入瓶前停留0.5~2 h,臭氧大約過了2~8個衰期,水中臭氧濃度大為下降,即使處理水本身無菌,但在灌裝入瓶時無法殺死因包裝物或灌裝間空氣重新帶入的殘留細菌。從以上理論認為,這種工藝流程,瓶和蓋及灌裝間一定要保證無菌,否則產品中一定有微生物存在,但在實際工作中是很難做到的。
1.3 技術水平低、對各種設備的性能似懂非懂,也是導致微生物污染的又一因素。我們在現場調查中發現,某些廠家的技術人員對有效殺滅微生物的臭氧發生器和控制微生物的設施了解很膚淺,盡管安裝上目前認為純凈水消毒效果最好的臭氧發生器和空氣凈化設備,但不能應用其有效的性能或在生產中發揮其最有效的作用,產品中經常檢出微生物。目前采用臭氧處理純凈水的基本原理是臭氧與水混合,并使其最終在水中濃度達到0.5 mg/L以滿足殺菌要求,根據此參數,企業應根據生產時實際的用量來推算臭氧發生器的應產臭氧量。另外,還必須考慮實際生產時設備的實際可操作產量,如長時間使用后設備性能下降,應適當調節,并通過有效的測定;臭氧與水混合是否完全,最終是否能達到殺菌要求的劑量以及能維持的時間等,是能否達到殺滅強度的最基本因素。
空氣凈化設備也是一樣,一些廠家不能正確地使用和維修以保證凈化設備的正常運轉和最佳的凈化效果。總認為安裝上了空氣凈化設備,凈化的空氣就是無菌的,產品肯定會合格,也沒有定期檢測空氣凈化的程度,以上現象反映出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直接影響產品的衛生質量。2 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措施 純凈水是一種特殊的產品,一旦受到少數微生物污染,就可能超標,甚至出現絮狀沉淀等后果。因此,控制微生物污染是生產企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以上分析表明,控制純凈水微生物污染的措施應該是綜合性的,不能過分強調某一方面,而忽視了其他方面,因為生產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受到污染,都會影響產品的質量。
2.1 加強自身衛生管理,強化食品衛生質量意識,指定一名領導負責衛生工作,設立專職衛生檢驗機構,加強對水源、包裝物、灌裝間空氣和產品檢測,制訂從水源管理、殺菌、灌裝、包裝到個人衛生各環節的衛生管理制度,并指定專人監督實施,加強食品衛生知識的培訓學習,重點掌握消毒方法和明確微生物容易污染關鍵環節。
2.2 根據水源的特點,合理、科學地設計生產流程,配備必要的水處理和生產設備,選擇符合水消毒的滅菌系統。目前,我國礦泉水和純凈水多使用紫外線、超濾和臭氧作為除菌和消毒殺菌設施。但多年的經驗證明前兩種可靠性差,是造成產品不合格的主要因素,而采用臭氧殺菌被認為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2.3 定期加強對生產全程的管道,容器和過濾器等有關設施的清理和消毒,做好瓶、蓋和灌裝間的消毒工作。據了解現在多數廠家的管道和包裝物的消毒采用二氧化氯(ClO2),該藥物具有很強的氧化和消毒作用,但要加強對消毒藥物的質量監控,保證其消毒效果。
純凈水生產線
本機預處理包括多介質過濾、活性碳過濾,彩不銹鋼外殼,能夠去除大顆粒雜質、懸浮物,提高RO膜進水指數,并有效的去除了原水的異味、余氯,提高水質的口感。主機采用進口高效低壓復合膜,單支膜脫鹽率99.6%,采用進口的高低壓保護,使設備的故障率降低為零,出水指標完全達到國家純凈水標準。
工業純水
工業純水,主要用于工業用,工業純水機,在表面處理行業 ,電子行業、化工行業、化妝品行業、實驗室行業等有著重要作用。采用反滲透技術,超低壓滲透過濾技術,更可節能可達20%以上,長期下來可謂您節省大量電費,降低運營成本。
臭氧發生器
快600-3000倍;臭氧是自然氣體,取自于空氣,消失于空氣,常溫下在空氣中停留10-15分鐘,即還原為氧氣,在水中的半衰期只有20-25分鐘,不留下殘存物,無二次污染和副作用。因此,臭氧作為凈化劑或氧化劑應用在工業和凈水臭氧生器是強氧化劑,氧化南力比氯強 152%;它還是廣普強殺菌劑,殺菌速度比氯制造業及倉庫食品、物品防霉、保鮮效果特佳。據實踐對比,臭氧在空氣消毒方面殺菌速度快,尤于紫外線照射和化學藥物熏蒸消毒。
濰坊市純凈水設備公司提供的臭氧發生器裝置專用于醫院、血站、制藥廠、食品飲料廠、養置業、公共場所、倉庫等處消毒滅菌,并能延長農副水產品的防腐保鮮。